河北千年古鎮(zhèn)勝芳鎮(zhèn)的年味兒:花會、燈展“鬧”元宵

“河北·勝芳第32屆傳統元宵燈會”活動現場。
霸州新聞網訊 勝芳72道花會已有600多年的歷史,南音樂會于2006年成功入選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。”10日,在“河北·勝芳第32屆傳統元宵燈會”上,勝芳鄉(xiāng)藝總會會頭蔡利自豪地講解著這座千年古鎮(zhèn)的濃濃年味兒。
每逢元宵節(jié)前后,河北省霸州市勝芳鎮(zhèn)都會舉辦傳統燈展和花會“鬧”元宵,“白天賞花會,晚上逛花燈”已成為當地人的文化大餐。
花會隊伍穿街走巷,所到之處鑼鼓喧天,演員們身穿各色傳統服飾,臉涂濃墨重彩,踩高蹺、頂中幡、秀絕活兒……讓人目不暇接。
“我今年72歲了,年年組織參加花會巡演,光我們村里就有武術會、高蹺會、大頭會等好幾道花會,大家就喜好這個?!眲俜兼?zhèn)北樓村的郭秋明老人扮上“媒婆”裝扮,在過街巡演中,他或扭腰,或蹦跳,幽默、搞笑、古怪的動作引發(fā)現場觀眾陣陣掌聲和歡呼聲。
勝芳鄉(xiāng)藝總會會頭蔡利已經連續(xù)多年組織花會展演,“勝芳人可以不吃不喝,但絕對要看花會,不然會感覺沒有過年?!?br>
“有會無燈不叫節(jié)”,元宵節(jié)看花燈也是勝芳一大傳統,每年都有近20萬各地游客到勝芳觀燈賞燈。
“河北·勝芳第32屆傳統元宵燈會”上的花燈。2008年,勝芳花燈入選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。
研究勝芳傳統民俗文化的民間人士王晟介紹說,勝芳花燈始于清代中葉,品種達千余種,分傳統和現代兩類。其中傳統花燈采用葦篾、竹、綢緞等為主要材料制作,現代花燈多采用金屬或塑料、綢緞等材料做成。2008年,勝芳花燈入選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。
據介紹,“勝芳花會”距今已有600多年的歷史,歷史上共有72道花會,清乾隆皇帝觀賞后為之賜名、賜牌,進而聲名遠播。每年正月十二至十六,各道花會齊聚會頭,直至今日,仍有40余檔百年老會參加擺會活動。
勝芳鎮(zhèn)歷史悠久,始建于2400年前的春秋末期,宋時定名為勝芳,取意“勝水荷香,萬古流芳”。古時的勝芳是我國北方著名的水旱碼頭,“水則帆檣林立,陸則車馬喧闐”,客商云集、風景秀麗、交通便捷。清朝時被列為直隸六大重鎮(zhèn)之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