花會卷 | 燈會:勝芳燈會(二)⑦
走百病是明清以來北方的風俗,有的在十五日,但多在十六日進行。
這天婦女們穿著節(jié)日盛裝,成群結(jié)隊走出家門,走橋渡危,登城,摸釘求子;見橋必過,認為這樣能祛病延年,驅(qū)病除災(zāi)。又稱“走橋”。 直到夜半,始歸。
明劉侗、于奕正《帝京景物略·春場》:“八日至十八日……婦女著白綾衫,隊而宵行,謂無腰腿諸疾,曰走橋?!泵髦苡谩蹲甙俨⌒小罚骸岸汲菬羰写侯^盛,大家小家同節(jié)令。姨姨老老領(lǐng)小姑,攛掇梳妝走百病。俗言此夜鬼穴空,百病盡歸塵土中。不然今年且多病,臂枯眼暗偏頭風。踏穿街頭雙繡履,勝飲醫(yī)方二鐘水。誰家老婦不出門,折足蹣跚曲房里。今年走健如去年,更乞明年天有緣。蘄州艾葉一寸火,只向他人肉上燃?!鼻孱櫟摗肚寮武洝ふ隆ぷ呷龢颉罚骸霸?,婦女相率宵行,以卻疾病。必歷三橋而止,謂之走三橋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