花會卷 | 東王莊云叉會(七)下
曾在北京天橋獻藝的金存厚于解放后全家進入安徽省雜技團,三代六人成為飛叉演員,先后收徒百余人。其子金永康(國家二級演員),在1976年參加了由文化部在政協(xié)禮堂主辦的全國雜技調(diào)演,飛叉作為優(yōu)秀節(jié)目參加了演出。1981年獲全省雜技比賽一等獎,其事跡被收錄到《新中國新文藝大系》(1949~1982)雜技集一書。此后,他歷任演出隊長、工會主席、老干部工作科科長和亳州市雜技藝術團長等職務。
在全國各地藝術團體中,本村藝人有多位成為了國家二、三、四級演員,取得了輝煌的業(yè)績。東王莊叉技傳遍全國,中國飛叉揚名世界。
東王莊的飛叉技藝,在給予人們極大的藝術享受的同時,還具有無與倫比的健身功能。特別是飛叉技藝從國內(nèi)傳到國外之后,又受到了各國人們的普遍歡迎,產(chǎn)生了極佳的影響,促進了中外文化的交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