花會卷 | 東王莊云叉會(七)上
1859年云叉會始建時,靳西谷在指導(dǎo)本村飛叉技藝的同時,還前往霸州煎茶鋪傳授飛叉技藝,并幫助該村建立了叉會。第二代藝人王樹芳因與文安縣蘇橋狄家點心鋪關(guān)系密切,于是便將飛叉技藝傳給了該鋪的少掌柜,繼而又傳給多人,后蘇橋又成立了叉會。此后,東王莊的藝人,又相繼將叉藝傳與了霸州南關(guān)、永清縣的養(yǎng)馬莊村,并幫他們建起了叉會。
授傳叉會與東王莊村表演的技法套路相同,也把“五鬼拿劉氏”作為主打劇目演出,被親傳的上述村街又將叉藝再傳遞出去。
新中國成立后,東王莊叉技傳人原在北京天橋、天津“三不管”等地賣藝謀生者和在家的部分人員進入或考入各省市雜技團,有的舉家前往,有的在社團成家至今已有幾代人。就目前而論,霸州東王莊飛叉技藝傳人共有四十多名分別在天津、哈爾濱、沈陽、沈陽軍區(qū)、合肥、濟南、銀川、蘭州、呼和浩特、包頭、滄州、廊坊、空政文工團等各雜技藝術(shù)團體中表演飛叉節(jié)目,特別是該村在各省市藝術(shù)團的演職人員,前后幾代共在他鄉(xiāng)招收學(xué)員徒弟多人。僅濟南雜技團的王禮一人,就收了50名徒弟,其中的徒弟又收徒弟??梢哉f,全國的習叉子弟,都是東王莊一脈相承。還應(yīng)提及的是,許多演員到國外演出,有的還長期在國外從藝,所以國外的徒弟也隨之增加。可以驕傲的說,東王莊的叉藝弟子滿天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