民間故事丨一面墻里也有一個大世界!
清朝年間,有一個郝天官,為人寬厚廉正,很受老百姓擁戴。他的老家是煎茶鋪的郝青口村。
煎茶鋪、康仙莊這一帶風(fēng)水很好,出過很多大官。有一首歌謠是這么說的:
“吏部天官祖,
兵部是尚書,
小兒沒能耐,
是個都察院?!?/p>
我們單說有關(guān)郝天官的一件事。郝天官在京城里做官,他在霸州城里有一塊房產(chǎn),旁邊住著當(dāng)?shù)匾粋€姓張的大戶人家,兩家因為蓋房子爭執(zhí)起來。實際上兩家爭的只不過是一墻之地。郝家白天壘,張家晚上拆。因為郝家有人在京城做大官,張家在地方上有權(quán)有勢又有錢,所以沒人敢斷這個案子,很怕得罪了哪一方。郝家覺得憑著老爺在京城里做大官,家里不能受這種氣,實在委屈,就給京城寫了封信,讓郝天官給出出氣。
郝天官看到信后,在信的背后題了幾句詩讓人捎回來:
“千里捎書為一墻,
讓他一墻又何妨,
萬里長城今猶在,
不見當(dāng)年秦始皇?!?/p>
郝家看了信,覺得老爺?shù)脑捄茉诶?,爭來爭去,不就是一墻之地嗎?就主動讓了出來。張家一看郝家讓了,感到很慚愧,也讓了一墻之地,從此甩了個走道,這就是現(xiàn)在霸州城里的“五步三座廟”胡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