民間故事 | 啞謎
早先霸州城北有一座古鎮(zhèn),鎮(zhèn)北有個三義廟,廟不大,只有一個和尚,另外還有一個縫鞋匠在廟里借住。兩個人各司其職,相安無事。
這一天來了一個云游道人,住進(jìn)了廟里。這道人整天什么事也不干,一住就是一個多月不走。廟里的糧食眼看吃光了,老和尚不得不要求這道人干些事情,好掙些柴米,維持生計。誰知那云游道人卻出言不遜:“天下廟宇觀剎,皆莊老弟子之所依,和尚如此對待我,非佛禮也。既不見容,明日正午我與你公開論教,敗者走,勝者留。”
老和尚心想,這道士是想把自己趕走,真是豈有此理。但思忖自己自年幼出家,雖虔誠修行,因沒念過什么書,對教義佛法知之甚少,明日恐難取勝,這如何是好呢?他把心中苦惱對借住的鞋匠說了,鞋匠笑笑說:“師父莫愁,明日我來對付這個牛鼻子老道?!?/p>
第二天早晨,老和尚告知云游道人:“今日論法,不用我親登論壇。我們這里民風(fēng)淳厚,廣受佛恩,人人皆得其要領(lǐng)與真諦,我只派一鞋匠與你論教足矣?!?/p>
云游道人聽了很生氣,就又出難題說:“今日貧道不與你談經(jīng)論法了,只與你讀無字天書。”老和尚問:“何謂無字天書?”道人高傲地回答:“無字天書者,啞謎是也?!?/p>
老和尚回去又對鞋匠說了,鞋匠一笑置之說:“啞謎就更難不住我了。你想想,我整天對付那些臭鞋,誰見過臭鞋會說話呀!”
時辰到了,老和尚搬來兩張高桌,分列在廟門外兩側(cè)。道人焚香沐浴后,站到左側(cè)高桌上,鞋匠也刮了胡子洗了臉,站到了右邊高桌上。論法開始了。只見那道士右手往上指了兩指,鞋匠看到,立刻用右手往下指了兩指;道士把手收回,放于當(dāng)胸,突然伸出一指;鞋匠也照他的樣子,卻伸出兩個手指;道士忙伸出三個手指,鞋匠也趕忙伸出五個手指;道士又整了整帽子、捋了捋胡子,鞋匠卻拍拍肚子又揮揮手。到此,但見那云游道人跳下桌子便走,一面拱手施禮道:“弟子輸了,輸?shù)眯姆诜!?/p>
好事的圍觀者尾隨道士到了村外,攔住道士問道:“你們二人未發(fā)一言一辭,怎么你就認(rèn)輸了呢?”道士說:“我指天,他指地,天地合一乃生萬物,說明他懂得宇宙運行之法;我伸一個指頭是說我是一尊佛,他伸出兩個指頭是說他是二菩薩;我伸三個指頭是說三皇治世,他伸五個指頭意思是五帝為君;我整帽子捋胡須是告訴他我是太上老君,他拍肚子揮揮手是說他是佛祖如來。你們想,他精通儒、道、佛三教,我如何是他的對手?!闭f到這里,那道士一拱手揚長而去。
人們又找到了鞋匠來問個究竟。鞋匠朗朗大笑說:“我是個錐鞋的,哪有那些學(xué)問,我只照著我的想法來對答他。他把手往上指了兩下,我認(rèn)為那是叫我給他縫帽子,我哪會縫帽子,就連忙往下指,告訴他我只會縫鞋;他伸出一個指頭那是問我縫一雙多少錢,我伸兩個指頭是告訴他兩毛錢;那家伙很小氣,伸三個指頭是和我講價,想花三毛錢縫兩雙;我伸出五個指頭是告訴他五毛錢三雙還可以。他又整帽子又捋胡子是說我連帽子都不會縫,他又那么大年紀(jì)了,少要點錢不行嗎,我拍拍肚子揮揮手是告訴他,門兒也沒有,我肚子餓了,不和你啰嗦了,走吧走吧。誰知他真就走了?!?/p>
原來是這么回事,大家轟然一笑,散了。